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威蓝科技邵彦淇:《指南》有望降低系统复杂度和交互成本

2023-08-03 06:39:45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修订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第二部分,是对《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版)》的继承、延伸与完善,是在对第一阶段标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客观总结。

近日,上海威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彦淇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结合企业及产业实际谈了他对《指南》的感受,并提出了建议。


(资料图片)

《指南》出台意义不凡

“随着技术、市场和应用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极大地突破了百年汽车工业对汽车原有的定义。”邵彦淇谈到,这不仅体现在汽车自身的发展上,更体现在汽车已经与交通、城市进入了系统级的深度融合。汽车不再局限于工业制造领域,而是在其全生命周期中维系着车车、车路、车网、车云以及交通、城市管理的强连接关系。这也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度高、周期长的过程。如何帮助产业的发展和融合、不同关联行业从业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是一个既基础又极重要的问题。《指南》的出台,正是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邵彦淇看来,《指南》通过产业发展的规划,对基础、通用规范、产品技术与应用三大方面的标准定义,如《指南》中的2025/2030的重点目标等内容,能够给产业指明方向并树立信心;其中提出的各关联行业之间交流,技术整合等要求,将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还有其中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对应的责任认定等内容,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安全预期。整体而言,《指南》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具象的适用性,能有效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描绘产业发展蓝图

《指南》与2017年版也有很多不同。邵彦淇告诉记者,2017年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作出了系统规划和部署。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有效满足产业发展和管理需求,在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指南》在第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对标准体系进行了更系统化的梳理,在标准的架构、标准的规划、标准的管理、标准的推广方面都有了更清晰和明确的蓝图。

邵彦淇讲到,《指南》本身不是一个具体标准文件,并没有针对具体现实问题进行解答,但是在对标准体系的梳理上是明确切有效的。并通过标准体系中的具体标准文件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通过《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GB/T 40429-2021来对自动驾驶的级别进行分类并初步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主体;通过GB/T 34590系列标准,来对车辆功能安全进行明确。

“《指南》后续的发展,会遵循现有的标准体系规划进行。”邵彦淇表示,在此前提下,建议可以在智能网联应用示范,特别是在跟真实交通运输业务的融合方向上给予更多的政策和指导。在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实践中加速技术、市场和产业的发展。

协调协同推动发展

身为技术创新及市场主体的企业,对于《指南》所提出的新思路有着更多的切身感受。

“企业都是以经营为目标的主体,而产业是企业的母体。”邵彦淇对于推进《指南》的落地提出建议,要加速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品评价、验证和准入标准的制定,以此促进产品的迭代和应用;要加大面向消费者群体的知识宣传,增强消费者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理解和认知;要在探索和示范应用中,引导国企、民企等不同类型企业分担不同的成本项,从而鼓励更多创新和团队成长。

至于《指南》将对相关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邵彦淇认为,汽车已不再局限于工业制造领域,而是涉及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交通、城市管理等诸多行业。随着行业融合,必然带来系统整体的复杂度、系统及各行业之间的交互成本包括人员沟通成本的快速提高。而《指南》正是面向这个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指南》的进一步完善,可以帮助相关产业统一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降低系统复杂度和交互成本。

邵彦淇表示,《指南》归属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中包含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与服务、车辆智能管理、智能交通相关等若干部分。国家已经在更高的系统维度层面,对未来车联网产业的发展设计了蓝图。但是,如何更好的协调和同步旗下各个子标准指南的内容统一性、发展一致性、推广同步性,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各大行业的相互融合和促进,才能创造更适合未来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邵彦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