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保卫战——各地各部门加强汛情应对恢复农业生产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近期,华北、黄淮和东北地区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当前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和地区抓紧抓实防灾减灾举措,加快农业生产恢复。
【资料图】
不久前,连续3天的降雨,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菜农李敏丽对着积水的蔬菜大棚发愁:前期连种子带人工投入不少,怎么才能减少些损失?
“番茄打蔫儿了但没枯萎,赶紧在大棚边挖个坑,降低地里水位,还要及时撤掉地膜,加大地表蒸发量。连续阴雨天后的晴天,在棚外覆盖遮阳网,减少植株蒸腾。”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娟实地走访后提出的建议,让李敏丽心里踏实了一些。
围绕加强汛情应对,近段时间以来,各部门积极行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8日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7.32亿元,支持京津冀、东北等地抓紧开展农业防汛救灾等相关工作。有关部门组织加强防台防汛调度,实地调查灾情,指导生产恢复,减少洪涝灾害对“米袋子”“菜篮子”的不利影响。
目前,相关地区因地制宜积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在吉林省榆树市泗河镇桦树村,积水源源不断排入地头的水渠。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的数十名消防队员用大型设备开展稻田排涝作业,守护这片粮田。
黑龙江省五常市全力进行抢排快排,现在大部分稻田已经退水。“多排点水,收成就能多抢回来些。”五常市五常镇莲花村村干部陈国亮说。
在华北,洪水减退的区域,农业专家前往一线抓紧进行生产恢复指导。
“我们10日清早来到了北京市房山区襄驸马庄村,大棚已无明显积水,但仍需预防高湿状态下的病害隐患。建议用石灰氮对土壤进行消毒后,有条件的配施微生物菌剂,确保下一茬蔬菜健康生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副团长张扬勇说。
目前,东北四省区、京津冀等地防汛救灾工作有序进行。根据部署,相关部门精细抓好秋粮田管,发挥专家指导组等作用,落实好“一喷多促”、病虫防控措施,力争非灾区多增产、轻灾区保稳产、重灾区少减产。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台风“卡努”11日夜间进入我国东北地区,降雨将持续至13日。农业农村部要求,相关省份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监测预警,提早做好防御准备;因地制宜落实生产恢复措施,加强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11日,农业农村部再派4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赴东北指导农业抗台防汛工作。
加强应急举措的同时,也要着眼灾后生产恢复措施,进一步强化防灾抗灾能力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耕作中心主任宋振伟表示,玉米根系由于长时间淹水而缺氧,造成玉米生长缓慢或受阻,建议农田排水后,尽快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速效养分。
“当地有关部门要做好补种短季作物的计划,提前备好种子、肥料等农资,做好运输和调度,待土壤消杀后,及时组织农民进行补种。”宋振伟说。
张扬勇建议,下一步要优化调整设施布局,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大棚或温室。北方地区土墙日光温室遇水易坍塌,今后可考虑改进为钢架结构,提升抗涝能力,尽可能降低洪涝灾害损失。(记者陈冬书、于文静、孙晓宇、薛钦峰)
关键词: